淄博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大型陶瓷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的煤炭工业基地,全市的重工业比重一度在80%以上,且多数处于产业链中低端。煤炭消耗总量约占山东的九分之一,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平均浓度,长期在山东17个市中垫底,人居环境指数曾经跌落到山东省倒数第一。近年来,淄博抓住被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这一重大机遇,着力推进生态淄博建设,全面提升环境质量水平,努力走出一条老工业城市转型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高度融合的新路子。
据了解,2016年淄博市狠抓大气、水和土壤的污染防治,按照“优布局、控煤炭、管扬尘、治油气、搞绿化”这5个方面重点实施大气污染治理,燃煤电厂要实现100%超低排放。水和土壤治理方面,按照“水十条”和“土十条”进行治理。同时,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环境执法、提升科技支撑,推动公众参与这四项措施,确保治污工作顺利推动。
2015年12月6日,淄博市环保局确定了2016年的治污目标,良好天数达到160天,“蓝天白云 繁星闪烁”天数达到183天。在水环境方面,确保直排口和重点企业排污口的封堵完成率达到100%,消除16个断面的“劣五类”水质。另外,将削减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为16.22万吨和7.73万吨,污染综合指数达到7.33,摆脱综合污染指数落后的局面。
在对近两年来各项污染物分析后,淄博市确定了2016年AQI重点治理污染物为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PM10,PM2.5、一氧化碳、臭氧这三项污染物为辅。扬尘的治理成为改善PM10的关键。另外电力、钢铁、建材、焦化和化工依然为治理的重点行业。张店区、临淄区、淄川区、桓台县和周村区为重点治理区县。
责任编辑:李聪